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新能源汽车战场上,硝烟从未停歇。近日某专家一句“蔚小理三年内团灭”,如惊雷劈开行业的虚假繁荣。
有人拍案叫绝,称这是“新势力照妖镜”;也有人嗤之以鼻,认为这是杞人忧天。事实上,这绝非危言耸听。
1. 蔚小理三年内团灭
日前,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朱西产教授,抛出“蔚小理三年内团灭”的论断,在汽车圈炸开了锅。
朱西产直言:“未来三年,蔚来、小鹏、理想独立生存概率为零,必须尽快启动兼并重组。”
在他看来,车企活下去的根本是自我造血,而造血的前提是规模化——年销200万辆是门槛。若销量规模不足,研发成本等费用将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朱西产教授的言论,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,剖开了新势力光鲜外壳下的病灶。
我们认为,朱教授的言论,在逻辑上大体是没有问题。维持车企生命力的前提,就是自我造血。
在烧完融资而来的钱之前,车企必须要多卖车,实现一定规模化,从而获得自我造血能力并进入良性循环中。
只是以200万辆来做生死线就有点武断了,这需要根据企业自身产品定位和经营规模来确定。
企业好比多元生命体,产品定位或高端引领、或平价亲民,经营模式或轻盈灵活、或重资产负重,决定了它们有着千差万别的“生存密码”。
2. 蔚来千亿亏损困境
蔚小理三家之中,让外界最担忧其未来的就是蔚来了。
自从2018年上市以来,蔚来汽车年年亏损。蔚来港股数据显示,2018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额,分别为233.3亿、114.1亿、56.11亿、105.7亿、145.6亿、211.5亿、226.6亿。
简单计算可知,蔚来过去七年合计巨亏1092.91亿。
持续巨额亏损,就像黑洞一样,不断吞噬着企业的资金,若不能及时止血,后果不堪设想。上一个亏损超千亿的恒大汽车,早已暴雷倒闭了。
围绕着蔚来,有很多争议。
首先,换电属于重资产模式,换电站建设和运营,需要耗费巨额资金。蔚来犹如背负着沉重包袱在身,前行的每一步都气喘吁吁。
其次,蔚来品牌尚未在群雄逐鹿的市场稳坐头部宝座,却又急匆匆孵化出乐道、萤火虫两个子品牌,导致本就孱弱的资源进一步分散,销量均不及预期。除了汽车,蔚来甚至还在造手机。
蔚来就像一个看似辛苦的园丁,开垦了许多个花园,可惜从未去深耕。蔚来的未来,让人担忧。
3. 小鹏理想也不好过
对于蔚小理团灭论,何小鹏表示:“逻辑上我认。”事实上,前两年小鹏汽车一度濒临绝境,就像住进了ICU。
在王凤英的帮助下,何小鹏好不容易带领小鹏汽车度过危险期。不过他也坦承小鹏还远远没有走出生死存亡期,依旧坐在ICU的门口。
就像一个从 ICU 里刚爬出来的病人,虽然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,但身体依然虚弱。小鹏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,这就像体内的顽疾,若不能彻底治愈,长期下去身体终将被拖垮。
蔚小理三家新势力之中,理想是表现最好的一个。
扛起增程式技术大旗,依靠中大型SUV产品,理想在中高端新能源市场,吃尽了“奶爸车”的市场红利,去年净利润超80亿元。
但进入2025年,理想便丧失了新势销冠宝座,4月份甚至滑落至第三。一方面,理想MEGA失利,导致其纯电车型战略受阻。
另一方面,理想太过依靠中大型SUV产品,就像一个人只吃一种食物,时间长了也会营养不良。中大型SUV 领域已经变成了一片红海,众多车企纷纷涌入,竞争异常激烈,理想承受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。
蔚小理的未来,就像一场充满变数的棋局,每一步都至关重要。
蔚来在亏损、换电和品牌迷雾中摸索,小鹏在康复的道路上艰难前行,理想在红海的压力下奋力突围。
朱西产团灭言论或许过于悲观,但绝非危言耸听。行业浪潮滚滚向前,适者生存、优胜劣汰的铁律冷酷无情。
蔚小理的生死棋局,既是商业规律的残酷审判,也是中国新能源赛道从野蛮生长到理性淘汰的必经之路。
2025-05-26 04:43:05
2025-05-26 04:43:05
2025-05-26 04:43:05
2025-05-26 04:43:05
2025-05-26 04:43:05
2025-05-26 04:43:05
2025-05-26 04:43:05
2025-05-26 04:43:05
2025-05-26 04:43:05
2025-05-26 04:43:05